数字建安综合服务平台
欢迎,{{peopleLoginRealName}} ! 退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围标串标?有哪些形式?100个典型“串标”迹象,审计请注意!

来源: | 2024年08月19日 01:01:09

导读

什么是围标串标?有哪些形式?哪些迹象?

100个典型“串标”迹象,审计请注意!

一、招标人与投标人

1.供应商直接或者间接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处获得其他供应商的相关情况并修改其投标文件或者响应文件。

2.供应商按照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的授意撤换、修改投标文件或者响应文件。

3.招标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公告、资格审查文件以及招标文件等为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做”。

4.招标人招标前已经内定中标单位,组织投标人串通投标的或者指使招标代理机构为内定的中标单位提供帮助。

5.招标人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开启投标文件。

6.招标人在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允许投标人补充、撤换或更改投标文件、报价。

7.招标人向投标利害关系人泄露标底、资格审查委员会或评标委员会名单,泄露资格审查或评标情况等应当保密的事项。

8.招标人开标前与投标人就项目进行实质性沟通,或与投标人商定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

9.招标人组织或协助投标人违规投标。

10.招标人与投标人委托同一造价咨询公司提供服务。

11.多家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与采购预算均相差无几。

12.招标人或代理机构与投标人间约定给予未中标投标人一定的费用补偿。

13.评标时,招标人对评标委员会进行倾向性引导或干扰正常评标秩序。

14.招标人指使、暗示或强迫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

15.招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与中标候选人签订合同。

16.招标人在开标前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

17.招标人将一个既定标段拆分成多个标段,然后将意向的中标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标段,同时商定由中标人支付其他投标人一定数额的补偿费用,让各方利益均沾,把招投标变成了各方瓜分利益的工具。

18.投标人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间串通,事先内定中标单位,然后通过场外交易,获取中标。

19.在一些工程招投标中,投标人与招标人采取欺诈的方式,低于成本价中标,然后在施工中采取变更工程量、多算工程量或材料人工费等手段提高决算价格。

20.招标人授意自己中意的无资质公司与有资质的公司商议,以有资质的公司的名义投标,并给予一定报酬。中标后,由无资质公司履约。

21.采购人向协议供货商询价,但结算时,同品牌、同型号、同期该产品,其他采购单位的购买价格远远低于采购人所购买的价格。

22.低评标价法的项目,中标人的报价比第二中标候选人高,所投产品质量也不如排名第二的公司。

23.招标人向投标利害关系人泄露投标人名称、数量等。

24.招标人发现一个投标人代表在开标记录表上签多个投标人的名字却不制止。

25.招标人发现不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等有在同一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情形而不制止,反而同意其继续参加投标。

26.招标人对由同一人或存在利益关系的几个利害关系人携带两个以上投标人的企业资料参与资格审查、领取招标资料等情形视而不见。

27.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发现投标人缴纳或退还保证金。

28.招标人在资格审查或开标时,发现不同投标人的投标资料混装等情形而不制止。

29.招标人为参与建设工程的投标人提供影响公平竞争的咨询服务或为其制作投标资料。

30.招标人对投标人报价的明显串标行为视而不见。

31.代理机构标前悄悄组织仅几家公司参加的现场勘查。

32.招标人授意审查委员会或者评标委员会对申请人或者投标人进行区别对待。

二、投标人之间

33.投标人之间协商报价、技术方案等投标文件。

34.属于同一集团、协会等的供应商协同参加采购活动。

35.投标间事先约定由某一特定供应商中标、成交。

36.投标人间商定部分供应商放弃采购活动或放弃成交。

37.同一人或几个利害关系人携带两个以上投标人资料参与资格审查、领取招标资料等。

38.同一项目中,不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项目负责人等在同一单位工作。

39.投标人一年内有三次及以上报名并购买招标文件后,不递交投标文件、不参加开标。

40.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人或企业为其提供投标咨询服务。

41.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给予未中标的投标人以费用补偿。

42.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人办理投标事宜。

43.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名IP地址一致。

4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有明显雷同或错漏一致。

45.不同投标人投标总价相近,工程量清单中分项报价异常一致,仅少数分项的报价有差异。

46.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异常一致,或呈规律性变化。

47.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同一人编制。

48.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项目管理人为同一人。

49.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或者资格审查文件相互混装。

50.不同投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台电脑编制。

51.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电子标书用同一软件制作。

52.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由同一账户资金缴纳。

53.参加投标活动的人员不能提供其属于投标企业正式在职人员的有效证明。

54.不同投标人开标前乘坐同一辆车前往,投标现场和开标现场却假装不认识。

55.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多家投标人几乎同时发出撤回投标文件的声明。

56.中标候选人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

57.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总报价相近,且各分项报价、综合单价分析表内容混乱。

58.不同投标人投标文件中的售后服务承诺表述异常一致。

59.多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出现的错误异常类同。

60.一家公司挂靠数家有资质的企业参加投标,通过编制不同投标方案围标。

61.投标人故意按无效标条款制作无效投标文件。

62.投标报价中各分项报价不合理,又无合理的解释。

63.投标报价中数项报价雷同,又提供不出计算依据。

64.数项子目录单价完全相同,又提供不出合理的单价组成。

65.主要设备价格极其相近。

66.没有成本分析,擅调擅压,或者技术标雷同等。

67.投标文件的装订形式、字体、图表、格式等类似,甚至相同。

68.故意漏掉法人代表签字。

69.法定代表人间相互参股。

70.投标人利用两家公司参与同一项目。

71.参加谈判的供应商不足三家,前来响应的两家各找一家公司来谈判。

72.已有三家公司投标,出现了第四家投标公司后,其中一家立刻要求使用第二套投标方案。

73.答疑开始之前点名,针对同一企业,多位代表喊“到”。

74.投标人代表不知公司老总电话。

75.投标人代表签名与名片不一致。

76.投标人的手机彩铃都是同一集团公司的介绍。

77.多家投标人投标文件的暗标中,封面加盖同一单位公章。

78.多家同时递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的报价异常相似。

79.在标前现场考察中摸清供应商信息,之后分别联系。

80.网上询价采购,供应商报价时间相近,价格相差不大。

81.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报价。

82.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轮流中标。

83.投标人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报价。

84.投标人间先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85.投标文件中法人代表签字出自同一人之手。

86.多个投标人使用同一人或同一企业出具的投标保函。

87.除不可抗力因素外,报价与排名第二相差甚远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

88.中标候选人在确认中标结果后再也联系不上。

89.合同实施过程中,由未中标人实际进行施工。

90.同一公司的所有子公司全部参加投标,投标文件惊人一致。

91.投标人间为谋取中标或排斥特定投标人而联合行动。

92.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书写了对方名称。

93.一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加盖了另一家投标人的公章。

94.一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装订了另一家投标人的文件材料,或出现了另一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的签名。

三、投标人与评审专家

95.评审专家明知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而不主动回避。

96.评审专家发现投标人投标文件中存在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而不指出。

97.评审专家发现投标人投标报价中存在明显不合理报价而不指出。

98.评审专家发现投标人技术部分存在明显不合理或内容缺漏而不指出。

99.评审专家进行分值评审时,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有意给某一投标人高分值而压低其他投标人分值,或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打分。

100.投标文件的暗标部分,投标人做了特殊记号。

什么是围标串标?有哪些形式?

围标串标是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通过投标人之间的攻守同盟或投标人与招标人(含招标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之间的暗中勾结,以排挤其他投标人使意向人中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非法行为。
围标串标是约定俗成的说法,但不是法律概念。《招标投标法》称其为串通投标;《政府采购法》称之为恶意串通。
一、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投标人之间有以下这些行为被称为串通投标或者视为串通投标
1、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2、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3、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
4、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
5、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6、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7、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8、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9、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10、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1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通常发现以下迹象会暗示投标人有可能串通投标:
1、投标文件非常类似,例如:文件内容、格式、字体、颜色、排版、装订方式、错误甚至是错别字都一致的情况下,意味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可能出自同一单位或者同一个人编制。
2、投标文件中的法人代表或者项目经理的姓名和电话一致,各类文件签字人员高度重合,有可能是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家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适宜,也有可能投标文件的项目管理成员是同一人。
3、在对比投标文件时,需要注意是否投标人商务标文件完全一致或技术标文件完全一致,或者报价呈规律性差异,如果存在这种可能则证明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4、如果发现不同投标文件装错了文件袋的情况,则意味着招标文件可能是同一批人在负责。
5、如果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来自于同一家公司的银行账户,这有可能是找了“相好”的单位陪标。
6、此外,还可以通过查看投标人之间是否有关联方关系来判断是否存在串标问题。
随着招标监管的日益严格,招标人也越来越注意招标程序、材料和表象的合规性合理性,现在的串标行为越来越隐秘,很多时候非内部人士无法发现。
二、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的以下行为被定义为串通投标
1、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
2、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3、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4、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5、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6、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
招标人和投标人串标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1、泄密,例如泄露标底、评标情况、评标委员会名单甚至是竞争者信息等
2、量身定制,根据希望中标人的特点量身定制一套招标条件,例如:需要某项资质、或者有某种经历等等,从而将符合条件的单位范围尽可能缩小。
3、做局,在内定中标人的情况下,组织一些人进行陪标,通过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等方式操作投标结果,整个招标过程就是一套精心设计好的局。
4、做低价格,内定中标人报出极低的价格“逼退”其他竞争者,中标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招标人以各种理由增加预算从而抬高整体价格。
相对而言,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串标是更难发现、更难证实的,除非能拿到招标人和串标人之间的通话记录、或者银行转账信息等证据,这种情况很多是靠内部人反水或者内部人落网招供而进行暴露。


编辑: 数字建安综合服务平台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