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建企利润超10亿元
截至2022年底,全国建筑企业数量超14万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有59家(公开渠道能查到经营数据的企业)。
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它们成立的时间早,享有种种资源倾斜便利,经过多年的积累使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民营建筑企业现存问题
1 )僧多粥少难中标:
国企、央企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而民营建筑企业受制于资金和有限的资源,能承接的好项目却越来越少,加上垫资越来越多,施工企业经营越来越难。
2 )价低事多利润少:
民营企业想中标不得不降低报价,降低报价后利润大幅减少。同时对资质、人员的核查在加码,查挂证进一步收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各项成本都在增加。
3 )管理效率低,经营风险高:
我国建筑业普遍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阶段,行业信息化率仅约为0.03%,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平均水平相差10倍左右。而传统管理模式效率较低,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管理效率上不去,会直接导致成本增高、利润走低,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
中小型民营建筑企业如何生存
面对内外双重竞争压力,中小型民营建筑企业应该如何能生存、发展?
比较可行的出路是:
1、改变经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时代发展
3、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做好成本管控
成本管理是基础,但问题很多
成本管理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利润的基本途径。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收入及利润的获取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呈不断下降趋势,做好成本管理能有效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利润。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内部成本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以提高利润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而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1、成本管理的意识不足
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成本管理意识普遍淡薄,这不仅包括企业一线员工,也包括企业的管理者及管理层
2、成本管理的体系及制度欠缺
建筑施工项目周期长、费用大,涉及专业及部门繁多,致使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虽然意识到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其成本管理体系及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不够完善,也没有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特点来制定,造成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依据不足
3、成本管理的手段单一
依靠的还是原始记账式的财务管理手段,成本管理手段单一,只能做到成本的事后记录及审核,无法保证成本管理的及时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这就导致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4、成本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涉及预算、财务、管理、施工、材料、设备、技术、质量、后勤等方方面面,成本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素质,造成高素质成本管理人员缺乏;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也是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